年度总结

2020年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3-17 09:39:42 来源: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
  2020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是决胜“脱贫攻坚”、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时刻,回首2020年基金会工作,在理事会的领导与决策下,全体员工采取居家网络办公的方式,坚守岗位,共克时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使命,协调资源,参与抗疫,策划项目,助学助教,凝练品牌,对标同行,强化学习,完善管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探索并尝试以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打造具有公益性、专业性的帮扶项目。为开创科教基金会特色发展途径打造基础,探索思考,基金会慈善公益形象日渐提升,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
  基本概况
  一、协调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抗疫。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防控,共克时艰,共抗疫情之际,北京科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担当,在严峻的疫情防控中,2月12日通过多方渠道,紧急筹措到一批紧缺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物资:一次性医用口罩共计15000只(价值9万元),并捐赠至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希望通过慈善组织快速将医用防护物资捐赠湖北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科研团队。基金会接收到物资后,立即采取行动,清点物资、制定清单,迅速完成相关捐赠程序。针对湖北省一线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基金会理事会决定将该批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捐赠至此次抗击疫情最前沿的中科院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用作一线科研人员疫情期间开展科研工作时的个人防护。 
  基金会在新冠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积极主动调研疫情防控所需的设施设备,2020年2月17日,基金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教育机构负责人赴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调研疫情防控所需的相关设备----人体测温门,为人口密集的学校防控做公益项目的筹备策划。
  二、聚焦科教项目,分步推进实施。 
  2020年基金会在疫情防控期间,紧紧围绕理事会审议决定的相关项目,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落实,对“科学方舱”、“科学快车”等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多方沟通,形成方案,启动实施。设立300万元“科学快车”专项基金,联合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联盟共同打造“科学快车”项目, 2020年8月购置55座客车,正在改装成第二辆“科学快车”。该项目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移动性强等特点,将开进校园、开进社区,惠及全国各地(包括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传授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讲好科学院故事,讲好科学家故事。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让公众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领略中国科学院近年来在智能机器人、3D打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等项目,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技术突破。有助于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趋势,拓宽科学视野,掌握科学思维与方法,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变革,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
  同时,为助力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开展具有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特色的课程教学,为学校的科学教育课程创造科学实验的条件。基金会对“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项目进行了需求调研,调研从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实施方案、项目预算、资金来源、试点学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判,重点关注项目的专业性、公益性及社会需求等问题,提出了项目建设的方案与思路,并捐赠近90万元,用于科学实验室的建设。2020年8月该项目落成,并进入教学使用,得到了学校、师生的认同。 
  三、开展助学助教,参与脱贫攻坚。 
  2020年10月在疫情防控趋好的情况下,为更好地落实基金会与库伦旗教体局为期三年的助学助教协议,基金会在2019年1月、10月,内蒙古库伦旗优秀师生“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助学助教项目第一、二期活动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参加项目活动的师生反馈,组织项目执行团队总结经验、完善方案。经与内蒙古库伦旗教体局沟通,项目部制定了“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助学助教项目(第三期)活动方案。2020年10月12日至16日,内蒙古库伦旗优秀师生“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助学助教项目第三期活动在科教名城长春顺利实施。库伦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六家子学校、扣河子学校、水泉学校、先进学校、虹桥学校、茫汗中学、额勒顺学校等11所学校共计89名优秀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基金会资助26万元用于项目的实施。
  第三期助学助教活动主要学习场所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人造卫星观测站、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航天信息产业园和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 
  走近科学家,聆听科学家背后故事,了解科学家研究成果、感悟科学家独特魅力。作为助学助教活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与中国科学院一线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和了解我国光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技术和力量,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通过参观东北首个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党员教育基地,感悟老一辈科学家们淡薄名利、献身科学、胸怀祖国的崇高精神;探访伪满皇宫博物院,学习中国历史、了解殖民文化、感受东北沦陷的屈辱,培养师生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坚定文化自信。 
  四、开展科教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2020年12月基金会对2018年度捐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热休克蛋白gp96结合癌胚抗原用于预防和治疗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研究”公益项目进行了第二期捐赠项目跟踪,与项目负责人孟颂东研究员进行了沟通了解。项目已按照计划完成,筛选出3种有明显抗肝癌的癌胚抗原,为研发新型治疗肝癌、肺癌、胰腺癌的药物和医疗技术提供依据。在疫情期间,孟老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开设“免疫治疗”课程,在央视10频道做专题科普,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以及疫苗研发,受到好评。基金会共计200万元的捐赠为科研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继续资助“中科玉兰学术基金”项目。 “中科玉兰学术基金”是基金会2018年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设立并资助的公益项目,目的是通过学术基金项目的实施,资助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营造学校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术型教师,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与提升,持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2020年基金会资助的第二届“中科玉兰” 35个微项目顺利结题,参与教师145名,其中8个项目获得一等奖,16个项目获得二等奖,11个项目获得三等奖。同时启动了第三届“中科玉兰”学术微项目,涉及11个学科、36个研究团队,156名参与者。微项目凝聚团队大智慧,深研究提升成长内驱力。资助第二届“中科玉兰”学术微项目18万元。 
  五、梳理优质资源,创建项目体系。 
  2020年新冠疫情的传播,给基金会的工作带来了影响,在社会生活无法正常运行、学校无法正常开学,相关执行中的公益项目实施受阻的情况下,基金会积极把握项目执行中的积累与沉淀,以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慈善公益为平台,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宗旨,围绕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科教融合的主题,凝练打造具有“中科科教”特色的公益项目,初步形成了中科筑梦-----之科学家讲堂项目、科学方舱项目、科学快车项目、科学教育实验基地项目、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助学助教项目系列产品雏形,将科学教育动与静、观与习、思与练有机结合。同时,在公益项目建设打造中,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寻求多方合作,提升项目的专业性、公益性。 
  科学家讲堂项目以中国科学院热心公益事业的院士、专家、科研人员为主讲,通过走进中小学校园课堂,向广大青少年宣讲普及科学知识。授课科学家力求以通俗、充实、有趣的方式寓教于乐,使中科院丰富的科普资源服务于面向公众的科学教育,促进科教融合,传播科学知识。播撒科学种子,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助学助教项目以“走进中科院,感受科技魅力,拓展科学视野;走近科学家,学习科学精神,励志科学事业”为主要内容。内容包括现场参观、动手体验、总结汇报等多种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性。项目具备以下特色:引领性、主题性、互动性、公益性。 
  科学方舱项目主要功能与核心(技术与内容)体系包括:系统的前沿科学课程与校本教材;灵活的科学实验空间及平台;标准的仪器配套与耗材供应;专业教师培训与实践交流。促进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提升,为学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与素质教育的跨越发展增添一抹科技亮色
  科学快车项目由基金会出资,联合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联盟共同打造,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的新时代快车。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让公众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领略中国科学院近年来在科研项目上的成果,直观地感受到科研带来的技术突破,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变革。 
  科学教育实验基地项目是为助力周边中小学解决科学实践教育场地和实验室空间紧张,科学教师短缺,科学知识传播等问题。也是更好开展 “科学方舱”、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科学家讲堂”等项目室内教学内容而打造的实验基地。满足教师、学生开展更高级别的科学探究与动手实验,将科学、实验与教学高度融合
  六、加强宣传沟通,拓展募资渠道。 
  2020年基金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公益项目的专业性、公益性,积极寻求各方合作,以自身科学教育特色的公益项目为牵引,拓展社会资源,开辟募资渠道,开展科教融合,探讨公益项目合作。 
  2020年11月,基金会积极参加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主办、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组织执行的2020年度北京公益慈善汇展,首次将科学教育特色项目推荐给汇展,推荐的“科学家讲堂”、“科学方舱”、“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助学助教4个项目得到专家委员会的审核通过,并作为专家推荐项目在汇展中展出。为宣传项目、展示项目,为项目的推广、募资创造了社会认知了解的机会,提供了沟通交流的窗口。 
  七、对标领域同行,练好业务内功。 
  2020年在疫情防控期间,基金会鼓励团队成员,在完成年检、审计、项目运行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把握特殊时期一切培训学习的机会,尤其是线上网络培训,积极参加本系统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学习,学习政策法规,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政策执行力。对标5A级基金会业务标准,开展项目自查,查遗补缺,完善项目资料,为申报5A级基金会做好评估的各项准备。关注“99公益日”活动,开展项目微颗粒的调研策划,探索与公募基金会的联手合作。积极落实《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实施要求,认真完善“慈善中国”平台改版后的信息调整补充工作,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同时积极参加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活动,参加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把握公益慈善领域的主动权、话语权,基金会被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党委推荐并被选举为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第三届常务理事。 2020年继续加强基础建设,规范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加强对外宣传,树立形象。 
  社会组织党建职责 
  一、抓班子建设,加强政治核心引领。 
  第二联合党委在综合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党委2020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点》(京行综党发[2020]2号)为指导,以党建、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为抓手,以夯实第二联合党委和流动党员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能力水平为目标,始终坚持把党委的政治核心引领、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勤勉奉献,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班子健全、议事制度。联合党委针对老中青的年龄结构特点,工作有分工、有合作,委员们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团结合作,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共同为社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建言献策,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作用。 
   政治引领。党委全体委员参加2020年党委委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2020年12月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2020年为党委委员、支部书记购置理论学习、业务指导书籍。 
   规范管理、廉洁防控。 2020年11月20 日接受综合党委现场工作检查 。2020年11月19日 代表第二联合党委作述职 。联合党委在工作中时刻关注廉洁风险防控,加强对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党委的政策精神,要求各党支部、基金会注重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资金廉洁风险点的动态监控,尤其是对捐赠资金的合规使用与监督检查。努力做到政治生态清正。 
  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了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信念。党委班子政治核心作用和引领带头作用更加彰显。 
  王竹英副书记被评为市综合党委2020年优秀党员, 侯瑞虹被授予2020年度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2020年第二联合党委被评为优秀党委。 
   二、抓支部建设,树立基层党建标杆。 
  截止到目前,有1个单建正式党支部、1个联合正式党支部、10个流动党员单建支部、4个流动党员联合支部,共计所属党支部16家,转入组织关系正式党员人数7人,上报到联合党委的:未转入组织关系的正式党员59人,合计党员人数为66人。 
  2019年由44家增至54家基金会,联合党委所属54家基金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了100%全覆盖。党建工作经费逐步到位,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支部建设。2020年8月完成了所属54家基金会党支部的调整。积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 主题活动, 今年“七一”前夕,联合党委开展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组织”评选表彰活动。许琼林同志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修证基金会党支部、王府基金会流动党员党支部、启明星辰基金会流动党员党支部,获得先进党组织。 
  2020年在抗击疫情中,挖掘培养感恩公益基金会流动党员党支部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感人事迹,宣传打造感恩基金会流动党员党支部“冲锋在前、后盾有我”品牌创建活动。 
  书记培训。建立了以红色教育为特色、以家园文化为纽带的培训交流机制,每年适时召开座谈会,开展主题培训参观活动,聆听党课,提升支部书记的党性修养。
  三、抓党员教育,营造主旋律宣传阵地。 
  2020年联合党委在抓党员教育中,始终以基层党支部为主体,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为载体,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建立新时期宣传阵地。 
  在抗击疫情中,开启了“爱的接力赛”系列线上专题报道,六篇公众号集中宣传所属党支部、基金会在疫情防控中的公益善举与爱心奉献。在“红五月”,开展“最美红五月,致敬公益人”活动。 2020年10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组织开展了“长征永远在路上”线上活动。开展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组织观看《金刚川》等红色影片,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在营造新时期主旋律宣传阵地的建设中,即发挥网络线上阵地宣传教育特色,也重视线下环境宣传阵地的建设,以不断营造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家园文化浓厚氛围为主线,将意识形态常态化教育贯穿于广大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之中
  四、抓制度建设,确保管理规范运行。 
  联合党委结合社会组织的实际,建立了规范的日常工作运行机制。在严格执行落实各级党组织颁布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文件的同时,将规范化管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日常工作中,按照主题宣传、主题党日、主题培训、主题调研等工作计划,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支部民主评议工作,每年坚持严格、严肃、严谨地召开联合党委民主生活会。做到年初工作有计划、有部署、年终有总结,重大问题民主决策。 
  日常工作注重制度建设、公文管理、规范流程、资料存档管理等环节。工作有章可依,有序推进。 
  2020年5月28日综合党委高鹏一行赴第二联合党委调研,并就基层党委建设指导工作。 党建经费支持:32.60万元 
  五、抓协调沟通,推进双融合双促进。 
  联合党委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当好桥梁窗口,做好协调沟通,服务指导基层。 
  疫情防控。 2020年新春伊始,在抗击新冠病毒的防疫战中,联合党委开启了“爱的接力赛”线上专题报道,宣传所属党支部、基金会在疫情防控中的公益善举与爱心奉献!主动协调沟通,收集资料图片,编辑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将基层防控成果编辑成简报上报综合党委,其中3期被综合党委采纳。
  脱贫攻坚。组织汇总新东方基金会脱贫攻坚项目、 曲美基金会脱贫攻坚项目、后生基金会爱目行动项目、华软科技基金会脱贫攻坚捐赠、中科科教基金会脱贫攻坚项目等7个基金会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党员转接组织关系、党员日常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等常规党员管理的问题。夯实基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基础。加强党组织的核心力、影响力号召力,增强党员的存在感、归属感、荣誉感。 
  业务发展。利用联合党委平台,加强业务指导、培训、交流,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在各方协同过程中,分享资源、分享经验、分享案例。开展项目与资源联手,创造1+1大于2的公益价值,服务社会需求。 
  双融合、双促进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精髓,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核心,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起来、动起来、亮起来”北京方案的具体实践。 
  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的公益性、专业性等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的       策划管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凝练。 
  二、项目管理需要进一步细化。 
  三、项目社会化影响、惠及面需要推广加强。 
  四、筹资渠道窄、筹资能力弱,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2021年工作思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交汇,谋篇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再次提出要求: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这些表述凸显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次分配的关键要素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金会将继续在理事会的决策领导下,服务中国科学院“3H过程”,承担社会职责与使命,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政策法规,继续拓展社会筹资渠道,深耕策划公益项目,不断提高公益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力争各项工作有新突破。 
  服务中国科学院“3H工程”。2021年基金会继续促进科教融合,支持基层研究所科研课题的研发;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慈善组织的特点与优势,借势借力借资源,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创业绩。 
  加强社会筹资。2021基金会将继续加强社会筹资,开展公益捐赠,促进科教融合,助力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同时做好捐赠企业的服务工作。 
  探索与公募基金会合作。2021年关注“99公益日”活动, 2015年9月9日是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开展项目微颗粒的调研策划,探索与公募基金会的联手合作,打造面向社会大众的募资项目,扩大影响力。 
  提升科学教育公益项目影响力。2021年继续围绕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科教融合的主题,凝练打造具有“中科科教”特色的公益项目,深耕“科学方舱”项目、继续实施“科学家讲堂”项目,探索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建立公益性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利用资源,共享资源,促进综合能力的建设与提升。
  加强法律风险管控。随着国家对社会组织的重视与支持,加强基金会法律能力建设十分必要。从内部治理、劳动人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捐赠募捐、借贷担保、保值增值、志愿服务、财税行政、刑事犯罪等十个方面加强管理。
  履行联合党委职责。2021年在北京市社工委、综合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完成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深入开展纪念建党100周年活动,把握政治引领核心,带领所辖基金会开创让党组织放心、让社会信任联合党委工作新局面,探索创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的新途径。